導讀iPhone 12 終于還是來了,一如發布前所期待的那樣,回歸 iPhone 4 系列的經典設計,也全系用上5G,但發布后傳出各種吐槽的聲音,這次高刷新率屏幕的缺失、取消標配充電頭和耳機,讓不少人認... iPhone 12 終于還是來了,一如發布前所期待的那樣,回歸 iPhone 4 系列的經典設計,也全系用上5G,但發布后傳出各種吐槽的聲音,這次高刷新率屏幕的缺失、取消標配充電頭和耳機,讓不少人認為是其創新力枯竭的表現。但吐槽歸吐槽,身體還是很誠實。 看來,難逃被質疑和吐槽的 iPhone 12 系列,更難逃的依然是真香定律。那么 iPhone 12 系列到底有多香?這次也提前拿到了 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 這兩款手機的藍色版( iPhone 12 mini 和 iPhone 12 Pro Max 要下個月發售 ),并趁著熱乎勁兒給大家測評一下最新的iPhone 12 系列。 設計夢回iPhone 4? 這可比iPhone 4強多了 早在 iPhone 12 系列發布前,很多人就根據曝光的信息猜測,iPhone 12 會是夢回 iPhone 4 系列的設計。可當你第一次看到 iPhone 12 與 iPhone 12 Pro 的真機時,的確會有一種穿越感。那種方方正正的硬朗設計風格,棱角分明的銳利感,讓你絲毫感受不到上一代 iPhone 的影子,而滿腦子想的也確實都是 iPhone 4 系列。 作為完整經歷過 iPhone 設計變遷的一代人,坦白說,我看到了這個造型的 iPhone 真的會有一絲感動。不過當你將手機屏幕點亮后,全面屏時代特有的劉海屏又會將你拉回到現實,這種感覺出現在全新的 iPhone 12 系列中。我承認,會產生一種別樣的魅力。 其實我很理解那些看衰 iPhone 聲音的由來,在沒看到真機前,讓人產生看衰理由的除了前面我提到的幾點原因,還有一個最直觀的因素,就是那不思進取的大劉海。但當你見到真機,不知為何,又會覺得這樣的設計是順理成章的。 沒高刷其實問題不大, 依然是頂級素質的 OLED屏幕 言歸正傳,這次 iPhone 12 與 iPhone 12 Pro 都采用一塊 6.1 英寸的定制 OLED 屏幕,2532*1170 像素分辨率,460ppi 自然足夠達到超視網膜級別,真實細膩依然會是你對兩款產品屏幕的第一印象。不過蘋果在發布會中重點強調定制二字,在與 iPhone 11 Pro 對比后,我倒是并沒看出明顯區別,無論是亮度、色彩還是對比度;蛟S,這只是蘋果的又一次宣傳話術罷了。不管怎么說,兩款 iPhone 的屏幕素質依然是頂級水平,這點毋庸置疑。 美中不足的是高刷新率的缺失,說實話,如果你此前體驗過高刷新率屏幕的產品,包括新的 iPad Pro 產品,在滑動兩款新機的屏幕時,確實會明顯感覺出其屏幕上圖標元素的拖影。不過如果你一直專注于 iPhone,那么也不會有太多失望的情緒,依托 iOS 14 展現出的流暢動效,屏幕的滑動反饋依然會給你良好的反饋。加上目前支持高刷新率的游戲和應用依然較為小眾,所以暫時用高刷新率的缺失換回相對靠譜的續航時間,也還能讓人接受,或許蘋果追求的就是這種體驗上的平衡。 這里還有一點需要說明一下,從官網的參數來看,iPhone 12 與 iPhone 12 Pro 的最大亮度典型值是不同的,iPhone 12 是 625nit,而 iPhone 12 Pro 則是 800nit。不過從實際屏幕效果來看,日常使用并不會讓你感受到任何不同,哪怕你將兩款手機的屏幕亮度都調至最高,放到一起對比。 硬朗外觀下 手感還需適應, 鏡面玻璃的iPhone 12 似乎整體手感更好 回到外觀設計,想要購買 iPhone 12 系列的小伙伴要看仔細了,iPhone 12 與 iPhone 12 Pro 從正面來看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來到背面,iPhone 12 背部覆蓋的是鏡面玻璃,而 iPhone 12 Pro 則是采用跟上代 iPhone 11 Pro 系列一樣得的磨砂質感的霧面玻璃。至于手感上,由于回歸 iPhone 4 那樣的硬朗風設計,這么多年習慣 iPhone 圓潤機身的小伙伴剛上手,可能會感覺有些別扭,能夠明顯感受到有點硌手感。
雖然蘋果已經盡力將手機厚度控制在 7.4mm,但缺乏 R 角的過渡,理論上如此纖薄的機身,拿在手里似乎并不會讓你覺得手機有多薄。這不是蘋果工業設計的問題,而是這么多年來在圓潤機身產品的影響下,我們的主觀意識也在潛移默化地被改變了。 兩相比較下,我個人反倒更傾心于采用鏡面玻璃背板的 iPhone 12,首先 iPhone 12 那 162g 的整機重量,相比 iPhone 12 Pro 的 187g 整機重量,可以明顯感覺到輕盈不少。其次,鏡面玻璃背板的光滑質感相較 iPhone 12 Pro 那磨砂質感,顯得更為亮眼,但缺點就是更容易沾染指紋。不過, iPhone 12 Pro 的手術級不銹鋼材質中框相較于 12 的航空級鋁合金中框確實顯得更為有品質感,這似乎也是兩者之間 25g 重量差異的體現。 當然,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不同材質的手感喜好終究還是因人而異的,后續大家可以去蘋果店自行體驗感受一番。 其他細節上,iPhone 12 除攝像頭區域、玻璃背板材質和中框材質,其他細節與 iPhone 12 Pro 則沒有任何區別,依然是熟悉的 Lightning 接口。對了,這次 iPhone 12 系列全系玻璃背板都用上蘋果聯合康寧公司最新研發的超瓷晶面板技術,官方稱耐摔性相比上代提高 4 倍,但這只有后續用戶自己實測才能感知,很抱歉我們暫時無法進行實際跌落測試。 關于兩款新機的外觀部分,基本情況就是這樣,前面主要就是從實際體驗和手感層面進行闡述,相信大家應該會有一個基本了解;蚴侵戮唇浀,或是想要讓硬朗設計重回潮流,顯然蘋果以自己的角度出發,為大家交出一份答卷,至于這份答卷能得幾分,決定權在大家手中。 最強5nm工藝 A14仿生芯片: 性能表現讓友商沉默 只要是 iPhone 新品的發布,都會有唱衰的聲音,但這并不影響每一代 iPhone 新品的銷量,即使是 iPhone 11 去年在發布后被唱衰,但并不影響這款機型蟬聯連續三個季度最暢銷手機榜單首位的優異表現。 蘋果所擁有的自信主要來自軟件生態和自研的 A 系列芯片,而這兩點自信也恰恰是其他絕大多數手機廠商所不具備的,正如在發布會上蘋果那樣評價到自己的芯片:“當我們競爭對手還在正向追趕我們去年的芯片水平時,我們仍然領先幾代。”這一次 A14 芯片也不例外,同樣是甩開對手很遠。 A14 仿生處理器采用最新的 5nm 制程工藝,內部集成 118 億個晶體管,性能和能效均有大幅提升。采用全新的 6 核中央處理器,有四個高能效核心和兩個高性能核心,運行速度較 A12Z 提升 40%;4 核圖形處理器,速度較其提升 30%。 A14 仿生處理器還擁有蘋果設計的新一代 16 核神經網絡引擎,每秒可處理 11 萬億次運算,機器學習性能由此得到 70% 的提升。機器學習加速器則令運算速度快達 10 倍,將各種機器學習應用的性能表現提升至全新境界。A14 仿生處理器可處理最嚴苛的應用需求,讓用戶編輯 4K 視頻更容易,創作更為華麗的作品,暢玩大型沉浸式游戲等。 為了進一步驗證其性能表現,我們也用 Geekbench5 進行實際跑分測試,單核得分 1595,多核得分 4048,運算能力得分 9367,而 iPhone12 與 12 Pro 跑分結果基本保持一致。蘋果在智能手機處理器中一枝獨秀,雖然蘋果一直沒有集成基帶,但是論芯片性能,包括 CPU、GPU 以及 NPU 的表現,蘋果 A 系列芯片確實是行業標桿,領先安卓所有廠商至少一年以上時間,CPU 單核甚至能高出競品 50% 以上,差距表現非常大。 作為智能手機最為核心的硬件,蘋果 A 系列芯片的成功和強悍的表現,很大程度支撐著 iOS 系統流暢高效的基礎,甚至是整個蘋果軟硬一體的無縫生態體驗。
5G頻段碾壓其他廠商, 信號實測比上代強不少 除了硬件本身的常規升級之外,這次 iPhone 12 系列還有一個最為核心的關注點就是 5G,尤其是在目前國內 5G 快速推進的情況下,首款支持 5G 的 iPhone 自然成為很多人最為期待的升級點,相信這也是最能刺激老 iPhone 更新換代升級 iPhone 12 系列的核心推動力。 此前曾有傳聞說基礎入門款 iPhone 12 mini 機型將不支持 5G,而只支持 4G。如今看來,蘋果為推廣 5G 也是下了很大決心,全系 iPhone12 系列均支持 5G 網絡。不僅如此,由于此前跟高通已經達成全面和解,今年 iPhone12 系列除用上高通提供的 5G 基帶芯片,不僅無縫支持 SA/NSA 雙模 5G 體驗,而且支持多達 17 個 5G NR 頻段,遠超市面上同級別的友商 5G 旗艦手機。 不出手則已,要做就得給用戶最好的 5G 體驗,這也符合蘋果一貫的產品策略。換言之,有了 iPhone 12 你就可以暢行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運營商的在建或者已建成 5G 網絡。下面我們來實際聊聊 5G 的速度表現以及大家最為關心的信號表現。 實際測試階段(用戶身份:信號強弱的直觀感受,非專業儀器測試) 關于 iPhone 12 在蜂窩網絡的選擇這一欄還是給出較多的選擇,包括應對 4G 轉 5G 切換以及 5G 頻段下降到 4G 等常規操作,包括之前發布會中所提到的智能切換 5G 技術(蘋果衡量了各項軟件,進行了優化處理,當用戶不實用 5G 時,系統會讓網絡處于 LTE 中,以節省電量)。 ▲iPhone12/12 Pro 支持的制式規格 從蘋果官網公布的信息來看,iPhone 12 系列手機在美國會有 2 個網絡版本,除了毫米波之外,5G NR的Sub-6G 頻段中還支持 5G NR 頻段 n1, n2, n3, n5, n7, n8, n12, n20, n25, n28, n38, n40, n41, n66, n77, n78, n79,共 17 個頻段。 ▲數據選擇共有三個選項:分別為啟用 5G、自動 5G 以及 4G;同時在 5G 模式下可選的數據模式有:5G 時允許使用更多數據、標準以及低數據模式 實際測試中,為了測試這次信號到底有沒有提升,先選擇 4G 模式下的測試。分別在室外環境、電梯、車庫以及使用 iPhone 11 Pro 時信號不好的地方進行測試。 4G 部分:iPhone11 Pro 對比 iPhone 12/12Pro ▲電梯中 ▲地下車庫 使用 iPhone11 Pro 時信號不佳的地方進行測試: ▲公司大堂
▲“著名的互聯網十字路口” ▲迷之坑位 簡評:4G 部分總體測下來要比 iPhone11 Pro 好一點(除無信號地點),但也會有一些區域的信號接收水平保持一致。 5G 部分: SpeedTest 網速下載實測數據: ▲左:WiFi 測試;右:5G 測試,因軟件原因未顯示 5G,而是 LTE 實測下來,區域內只要有 5G 信號,iPhone 12 在信號欄都會有顯示,而實際的速度則需要根據附近基站部署情況而定。 除支持 5G 之外,這次 iPhone 12 系列新機信號表現確實相比上代有大幅改善,除了基帶的升級,蘋果這次針對 iPhone 12 系列的天線系統也在設計層面全面優化,最大限度提升信號表現。畢竟此前 iPhone Xs 系列和 iPhone11 系列因為英特爾的基帶芯片,特殊情況下糟糕的信號表現確實讓很多用戶苦不堪言,這次終于解脫。 與較快進入 5G 賽道的國產手機廠商們的策略差不多,蘋果之所以推出四款新 iPhone,也是為了能夠盡可能多的覆蓋到 5G 用戶群。總的來看,蘋果這次是真拼了,支持 17 個 5G NR,是全球支持頻段最多的 5G 手機,而且美版還特別支持 5G 毫米波技術。 *提示:這兩天也出現美國運營商稱 iPhone12 系列內置兩張 5G 運營商 SIM 卡后會出現,僅有 4G 的情況,在實際測試與蘋果溝通之后,目前國行版不存在這個問題,5G 依然正常。 感受蘋果手機 最流暢的iOS 14 毫無疑問的,本次 iPhone 12 系列新機都搭載全新的 iOS 14 系統(版本號:iOS 14.1),由于并非 iOS 14 的首發,所以相信大家對它應該并不會太過陌生,在這里我還是主要談一下 iOS 14 在 iPhone 12 系列中的表現。 盡管 iOS 14 在 iPhone 11 中的表現也非常不錯,但在 iPhone 12 與 iPhone 12 Pro 中,你還是會感受到一些流暢度方面的差別,這種差別在快速滑動的過程中會感受得尤為明顯,或許這是 A14 的功勞。 功能性方面,由于 iOS 14 增加了全新的特性,所以利用 iPhone 12 與 iPhone 12 Pro,我們也可以使用組件功能將組件拖至主屏幕,同時可以進行智能疊放,能夠根據一天中的時間自動顯示相關應用。 畫中畫功能同樣可以很好的被 iPhone 12 系列支持,在支持的視頻應用中,可以很輕松的開啟畫中畫功能,在體驗的過程中,全屏縮放都沒有任何 BUG。 在 iPhone 12 與 iPhone 12 Pro 中,你也可以自動將應用程序組織到新的組和列表中。借助“app 資源庫”視圖,你可以很方便的在主屏幕上隱藏應用程序,同時也可以對應用進行智能分組。 全新的 Siri 可能是很多人最常用的功能,在 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 中,你也可以不用再忍受全屏的 Siri 視圖,它的直接好處就是你可以更方便的查看信息。得益于 A14 的處理能力,Siri 鍵盤聽寫功能的神經網絡引擎可以發揮更大的功效,轉換效率也更高了。 在一段時間的體驗下,無論是聊天、玩游戲還是拍照,iOS 14 在 iPhone 12 系列下的表現都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一絲卡頓都沒有。按照慣例,這是新機所獨有的特權,想擁有如此流暢的體驗,iPhone 11 系列可能都無法完全讓你滿意。 成像表現: 強大的硬件 與算法相得益彰 iPhone 12 與 iPhone 12 Pro 的后置鏡組數量與上代保持一致,依然是 1200 萬像素的雙攝和三攝配置。硬件上的主要升級在于廣角端的光圈從 F/1.8 提升到了 F/1.6,鏡組數量也升級為七片,提升光學性能。還有,iPhone 12 Pro 新增了一顆激光雷達掃描儀傳感器。 相比硬件升級,蘋果認準的“計算攝影”才是 iPhone 12 系列成像素質大升級的重要原因:依托 A14 超強的機器學習算力,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 的超廣角端可以支持夜間模式,成像均能夠實現支持場景檢測的新一代智能 HDR 3 算法,錄制視頻的動態范圍也得到極大提升。
iPhone 12 系列的影像表現究竟如何,還得來看實際樣張,下面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iPhone 12 超廣角樣張 ▲iPhone 11 Pro Max 超廣角樣張 最明顯的,是超廣角端的夜間模式。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 擁有同樣優秀的純凈樣張,且畫面細節豐富,相比之下不能長時間“讀條”的 iPhone 11 Pro Max 樣張,已經被按在地上各種摩擦。 ▲左:iPhone 11 Pro Max 中:iPhone 12 右:iPhone 12 Pro 即便不啟動夜間模式,iPhone 12 兩款機型的超廣角樣張細節依然優于 iPhone 11 Pro Max,注意鵝卵石的紋理,高下立判。下面樣張也是同樣,軟木板和毛絨玩具的細節,iPhone 12 系列超廣角端的優勢非常明顯。 ▲iPhone 11 Pro Max 樣張 ▲iPhone 12 Pro 樣張 這里需要提到的是,iPhone 12 系列能夠針對超廣角端的圖片進行畸變矯正。 注意這一樣張的邊緣,iPhone 12 Pro 的畫框邊緣明顯要比 iPhone 11 Pro Max 更直溜。當然,你可以選擇關閉這一選項以實現更夸張的效果或者后期自行調整。 ▲左:iPhone 11 Pro Max 右:iPhone 12 Pro iPhone 12 兩款機型在廣角端的夜間模式也較上代有提升,雖然升級不像超廣那么多,但依然能夠辨識到更豐富的細節。 然后我們再聊聊光線充裕情況下的升級點,主要還是在 HDR 方面。 ▲上圖左下角的樹干 左:iPhone 11 Pro Max 右:iPhone 12 畫面中有太陽這樣的極端高光比環境下,iPhone 12 兩款機型的暗部系列明顯要強于 iPhone 11 Pro Max,不過這一區別并不是十分明顯,需要放大放大再放大。 ▲iPhone 11 Pro Max 樣張 ▲iPhone 12 Pro 樣張
此外,iPhone 12 系列的動態范圍依然是比 iPhone 11 Pro Max 強得多,比如這一臺燈場景,iPhone 12 Pro 的樣張在保證燈罩不過曝的同時,實現更好的暗部對比度和細節,注意墻紙羽毛的紋理和凸起,iPhone 12 Pro 的表現非常接近肉眼所見的狀態,新的算法非常強勢,更強勢的是,這可不僅僅是 iPhone 12 Pro 獨享,iPhone 12 的表現也幾乎是一模一樣。 ▲視頻截圖無法映射杜比視界的高動態 上圖翻拍自屏幕 左:iPhone 11 Pro Max 右:iPhone 12 視頻動態方面的差別就更夸張了。擁有 10bit 杜比視界加持的兩款 iPhone 12 機型,足夠讓前輩自嘆弗如:更好的動態范圍,更貼近真實的高對比度,還有更加自然的色彩。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 的唯一差距在于,iPhone 12 拍攝的 4K 杜比視界最高 30fps,而 iPhone 12 Pro 則是高達 60fps。順便一提,現在 HDR 視頻,也有專屬角標。 在整體風格上,目前能夠觀察到 iPhone 12 的色彩表現會比 iPhone 11 Pro 系列更加克制,很多情況下飽和度都更低。另外這次 iPhone 12 系列都新增智能場景優化,但它的判斷邏輯我們很難發現規律,某些樣張會適當添加飽和度和銳度并拉高暗部曝光,另外很多環境下開啟場景優化與否則看不出任何區別,有待更多測試才能明。 最后把 iPhone 12 Pro 單拉出來聊聊,原因當然就是它比 iPhone 12 多出來的那顆長焦鏡頭,以及一顆激光雷達掃描儀傳感器。這倆強強聯手的體現,主要在于夜間的人像模式方面。 擁有激光雷達測距的 iPhone 12 Pro,能夠在夜間人像模式中非常準確地剝離主體,注意畫面中的手機,在 iPhone 12 Pro 的樣張中非常清晰,而 iPhone 11 Pro Max 則已經模糊掉了。與此同時,iPhone 12 Pro 樣張的紋理更好,且虛化層次更自然。 ▲iPhone 12 Pro 人像模式 而在光照充分的條件下,iPhone 12 Pro 的人像模式相比前代似乎就沒有那么驚艷。可以說越是光線負責且照度低的環境中,越能夠體現出 iPhone 12 Pro 人像體驗之優秀,而這也是 iPhone 12 Pro 成像系統優于 iPhone 12 最重要的一點。 總得說來,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 的成像系統在全新 A14 仿生芯片的強力加持下,抹除短板,實現全方位的升級。甚至于 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 之間,也僅有 60fps 杜比視界和一個長焦人像模式的差別。 整體續航表現尚可, Magsafe革新 無線充電體驗 關于電池續航,首先說一說 iPhone12 與 iPhone 12 Pro 在官方網站放出的續航信息(官方不會標注實際電池容量),iPhone12 Pro(17 小時)則相對 iPhone11 Pro(18 小時)減少 1 小時;iPhone12 則與 iPhone11 持平,播放視頻時長達到 17 小時。 當然實際的電池容量也需要在拆機之后才能有具體的數據,外媒也爆出此次 iPhone12 系列的電池容量:iPhone12 電池容量 2815mAh,iPhone12 Pro電池容量2775mAh,作為對比,iPhone 11為 3110mAh,iPhone 11 Pro為 3046mAh。 整體來看,出于設計層面的考量,尤其是機身厚度需要控制在 7.4mm,兩款手機的電池容量較上代都有小幅度縮水,但是 A14 仿生處理器和 OLED 顯示屏會提高電池效率,這或許就是真實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Magsafe 無線充電技術 在脫離主流適配器有一段時間之后,Magsafe 以新的姿態來到了大家的面前,這一次它「點亮」的是 iPhone 12 系列。磁吸式設計,MagSafe 組件由很多不同的元件組成,包含了磁力計、屏蔽層、磁環和 NFC 線圈等;數據顯示,使用 MagSafe 磁吸配件,無線充電的功率最高能達到 15W。 對此次配備的 20W USB-C 充電頭充電也進行了實際測試,測試結果如下圖: 對于 iPhone12 與 iPhone12 Pro 也進行了半小時游戲續航的測試,選用《王者榮耀》《狂野飆車 9》《和平精英》,吃雞與王者均為最高畫質,最高亮度,而狂野飆車則是 30 幀,無高畫,測試結果如下圖: 簡評:這一次 iPhone 12 的續航表現雖然只能算是中等水平,高強度使用的話,一天一充還是很有必要的,但這次蘋果在充電配件尤其是無線充電體驗方面,結合 Magsafe 技術帶來很大的提升。 結語: 聆聽老用戶聲音的 用心之作 回頭看 iPhone 每一次新品發布的歷程,作為用戶最為關注的總是外觀會帶來如何的變化,而真正更需關注的是 iPhone 在通信時代節點上的重大變動,如果說 iPhone X 是從外觀上進行全新的顛覆,讓 iPhone 產品線進入屬于蘋果的「全面屏」時代,那么 iPhone12 則是帶領未來 iPhone 產品線進入注重體驗的 5G 時代。 完全有理由相信 iPhone12 會是 5G 時代節點,蘋果最為重要的開始,剔除了國產廠商所謂的 4G 廉價機型策略,iPhone12 全系都加入 5G,這也是蘋果認為 5G 逐漸成熟的一個信號。如果說非要預測 iPhone 12 的銷量,國外暫且不說,僅是國內預約當天電商平臺及蘋果官網火爆的預約程度,iPhone 12 系列必然是 2020 年下半年銷售最為火爆的旗艦手機。 到底選哪一款機型?說實話,全系硬件提升,全系裝配 5G,個別機型比上一代售價便宜,雖然因為「環保」做了充電器和耳機的取舍,但 4 款機型所在的價位段完美覆蓋用戶需求,精準定位每個群體的需求,有什么不好選的?成年人不做選擇題,全都要。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