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前言剛過了端午節,這幾個月,雖然新機不斷,但是可期待的設備越來越少,在看了酷玩幫看了鬧鬧的小米4i的實機照片之后,便非常期待。而在隨后的小米酷玩的使用活動中,非常非常幸運的成為了100個試用用戶里面... 前言 剛過了端午節,這幾個月,雖然新機不斷,但是可期待的設備越來越少,在看了酷玩幫看了鬧鬧的小米4i的實機照片之后,便非常期待。而在隨后的小米酷玩的使用活動中,非常非常幸運的成為了100個試用用戶里面的其中一名,也成為了我端午節的一份大禮。在這邊由衷的感謝小米社區、感謝小米酷玩幫! 話說因為端午節的原因,拿到手機過程比較坎坷,但是最終還是拿到了手機,過程不多說了。如今大家都喜歡曬開箱,開箱作為一種獨特的儀式感,硬是挺到了第二天進行開箱。 小米4i作為國外首發的一款綜合性中端手機,也展現了小米國外擴張宏偉戰略,那么具體體驗如何,以下將進行具體的評測。 開箱: 一如既往,簡潔的牛皮紙包裝,正面一個MI的LOGO,背部由于首發國外,手機參數及信息則變成了全英文。 盒頂部打開,米4i陣容展現,頂部還是與以往一樣,磨砂膜。我隱約記得好像我的哪款手機上面有發燒兩個字呢? 標準配件:香港制式的電源插頭、數據線一根,手機及說明書。其中說明書內帶有卡撐一個。 外觀 剛聽到小米4i,我本能的反應就是小米4的特制版,但是這兩款手機除了增加了一個名字和屏幕有點相像,其實是兩款完全不同的手機。 關于他們外觀的區別,舉個例子外觀就像當年發布的iphone5s和iphone5c一樣。 開箱之后我們看到,小米4i的外形與小米4比較相似,屏幕與機身長款都無太大差異 雖然小米曾經稱沒有設計的便是好設計,但是經過了米2之后,還是明顯的看到小米在悄悄地改變,當我看到note的精美,到現在4i的驚艷,還是可以看到小米在手機產品設計的探索核研究。小米機身的設計猶如之前的米2及紅米系列,但是在做工上更增進了一步,采用了一體成型的技術,減少了立面上屏幕的黑色邊圈,讓整個機身更活潑、時尚。 手機正面上部從右到左依次為傳感器、聽筒及前置相機,黑色的前面板,將傳感器隱藏的嚴嚴實實的。 下方就是安卓手機不變的三個虛擬鍵 米4i后部給我帶了不少的驚喜,首先是后蓋采用霧面的塑料材質,增加后蓋與手掌之間的摩擦,也減少了光面后背容易留下指紋的問題,手感體驗增加了更多舒適及細膩的觸感。 背部將揚聲器蜂窩孔放置了小米LOGO的下方,并且很巧妙的通過了一個細微的凸點,減少正面放置時的音量衰減。 后置攝像頭和note一樣,在位置上不同以往系列,將攝像頭移至了背后的左上角,另外配備了雙色溫閃光燈(當然,一般盡可能不用)和降噪麥克風,比較遺憾的是,4i的攝像頭類似與iphone6的攝像頭,微微的凸出一部分,如果不使用手機殼,或許時間久了會有一定的摩擦。 手機的左側,便是sim卡的卡槽,同樣簡潔的設計語言,用卡撐打開之后,可以看到內部為兩個中號sim卡槽,小米4i支持雙卡雙待,并支持雙4G網絡,完美支持移動與聯通4g,電信4g本目前尚不支持。 手機的右側,是固定的音量鍵+電源鍵的設置,也是機身能夠看到的金屬物理鍵。側邊鍵的鍵程略微較長,點擊按鍵的觸感比較真實。 頂部為耳機插孔,可以看到由于邊框的變薄,導致插孔一側正好處于邊緣處,不過使用的時候還是可以放心,并不用擔心耳機的晃動導致邊緣的開裂。底部則是MicroUSB接口及麥克風孔 實際使用照片就是這樣的 那么關于手機的外觀介紹就到這里,隨手放幾張場景照片和大家分享。 酷玩單獨開了個米4i的圖賞帖子,更多圖片可以在這里面和大家分享:http://bbs.xiaomi.cn/thread/index/tid/11490391 屏幕 稍微看過米4i的介紹,都能看到在屏幕部分,都會有介紹陽光屏, 而此次使用5寸的夏普JDI屏也做為米4i的加分項,1080Full HD的屏幕在實際使用中的效果并不低于其他品牌高配的機器。 米4i高達95%NTSC色域在觀感上更加通透,色彩也更加飽滿,亮點也是足夠的,就是盯著屏幕久了,眼睛也不會感覺太累。小米4i能夠將屏幕調節到這樣的程度,作為中端機器,確實出乎我的意料。 在可視角度上面,米4i可謂各個視角都處理的比較好,漏光現象也控制的比較滿意。 那么所謂的陽光屏來了,小米note同樣的FHD的陽光技術屏,其特點就是調節其對比度,在強烈的陽光下仍然觀看無壓力,但是你也不要把陽光屏想象的過于完美,畢竟在陽光下,會有部分內容收到陽光的反射而受到影響。(非常抱歉,直到我發帖的今天,北京的天氣仍舊沒有出現晴天,之后會將照片及詳細體驗補上) 相機與拍照: 我使用過的小米手機最滿意部分還是相機部分,此次小米4i的相機仍舊沒讓我失望。小米4i配備的后置攝像頭具備1300萬像素、足夠能讓普通使用者捕捉到精確的細節,擁有優異的畫質。F2.0的大光圈也能提升拍照速度,有效的優化畫面的景深效果,更能突出拍照主體。 下面這段內容寫給沒用過miui6的朋友,熟練使用miui6的朋友請忽略。米4i拍照界面則延續三頁式的拍照模式,左中右分別為特殊功能界面、拍照界面、濾鏡界面。小米切換更多的依賴于滑動進行操作,上下滑動則可切換前后置攝像頭。 另外,你想進行色彩對比度、銳度等,長按菜單鍵就可以出現了。然后你會發現你找不到曝光補償,仔細觀察下,點完對焦之后,順著對焦進行畫圈,則可以進行曝光補償,最多可以調整EV+2。 前置相機使用了500萬像素,打開之后可以看到自動進行了面部識別,并將年齡預測整合在了一起(美顏功能恕我不能評價)。 視頻錄制方面,小米4i具備錄制1080p和hdr視頻,視頻錄制方面已經完全滿足一般人的使用了。 當然,相機硬件要結合廠家個性的調制才能出來最終的效果。那么我們再來談談畫質。 小米相機一向給我的印象是飽和度、銳度、對比度進行了增加,往往出來的照片整體效果不錯,但是缺乏細節。 當我進行手機拍照的時候,看到屏幕的照片,仍舊很艷麗、對比度較高,這讓我小小的擔心了一下。但是當把原片導入至電腦中,看到的則是比較真實的色彩,比起前幾個系列,成色及白平衡也沒有進行太大的調整,那么經過幾天的拍照測試,在這必須要說明的是,手機屏幕的綠色過多,而且綠色的飽和度較高。當我實際拍攝下面這張金屬網照片的時候,在相機顯示屏幕上綠色比較偏重,這點希望今后小米技術團隊可以解決下。 屏幕顯示效果(ps處理的略微有點偏重,之后的所有原片除了像素大小,其他均未進行任何處理) 真實照片效果 HDR也作為各個手機相機的的重頭設置,小米4i這次也有精彩的表現。如下圖對比,上圖是默認格式,下圖為開啟HDR模式,小米如今HDR效果控制的非常到位,對比度與顏色恰到好處。 我們知道,其實在天氣較好的情況下,相同參數的相機拍出來的效果并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但是比較可惜的是收到手機之后,北京的天氣就一直是陰雨蒙蒙,不過這也正好來測試下米4i在陰天及夜晚的成像質量。 白天的照片,小米4i在各方面都保持的很穩定,色彩也較為真實,不錯的解析力,銳度也比較高,但是多組樣片下來,還是發現遠處細節缺失,暗部的寬容度也差一些,在處理細節較多的照片,也是比較吃力,比如第二張,葉子較多的照片。 關于金屬與玻璃的材質處理的也比較理想。 與顯示的效果不同,真實照片更偏向于實際的顏色,但是在遇到對比色(如下圖綠色+紅色)比較強烈的時候,部分顏色還是有些失真。 即便陰天,米4i的相機包容度還是挺高,對于遠中近的層次劃分的也比較不錯 在近景與微距部分,配備2.0的大光圈讓微距拍照的時候景深效果的虛化更為柔和,可以看到樣片虛化的效果較為漂亮。 微距處理的細節也比較到位 夜晚(12點左右),在默認情況下,對焦速度上還能保證快速對焦,但是由于對焦速度的提升,增加iso的增大,導致照片的噪點過多。 那么我們可以經過相機模式里面的手動對焦進行設置,當然,這樣拍夜景的話,你最好需要一個三腳架(我沒帶,片子略微有點虛)。 可以看到,在夜間,米4i對色彩的還原度方面,在照片中呈現的較為更鮮亮,但是夜間在解析力、噪點、快門速度方面需要尋找一個平衡點。 下圖為上圖中下部的截圖,可以看到米4i無論在白天還是夜間,近景細節的處理都還是比較稱贊的 音頻: 小米自從去年小米也加入了手機hifi的大隊伍里面來的時候,手機市場也將在未來的音頻領域迎來一番新的技術創新。 小米自帶音樂庫,miui6的音樂庫在界面的簡潔及美化上面提升了不少。值得稱贊的是,小米音樂app內雖然缺少了無損音源(SQ),都是高質量音源(HQ), 但是對于大眾使用者來說,高質量音源在文件大小和音質上為一個最佳的平衡點。 我的耳機前一段正好出現了點問題,此次評測使用了家里的功放機丹拿落地音箱進行測試,測試了CHESKY的測試天尊,播放了加州旅館、渡口、史特勞斯圓舞曲及一些hiphop等測試高中低音的單曲(均為ape)。 測試結果,個人較為滿意,小米4i可謂三頻做的比較均衡,低頻發揮到了不錯的程度,但是層次感略微缺乏,中頻音色也比較豐滿,高頻呢,更多的是細膩和柔和,那么作為一款中端手機,能夠做到這個地步,確實超出我的意外。 小米自帶的米音,可以根據自己的設備及所聽音樂的類別進行選擇。 系統及性能 小米4i系統呢,是基于安卓5.0 Lollipop 的 MIUI 6,miui6的出現,也走向了更加扁平化的設計,經過多年的優化,如今的miui漸漸的從發燒兼顧大眾的轉變。(雖然從miui5轉到miui6著實讓我不適應了一段)我拿到的小米4i作為港版的手機,原始系統內更多的融入了以google軟件為主的app,作為內地用戶,第一步首先需要將系統還原至本地化。關于刷機,這里MIUI論壇詳細的已經沒有什么新的內容可寫了,,,筆者刷的為4i開發版的系統,在使用中整體體驗還是比較流暢,偶會會出現卡頓,比如在開屏幕界面右滑掉出相機的時候,多任務欄顯示的時候。 Miui更關注用戶使用的舒適度與觀感的精美度。Miui預裝的第三方軟件也比較少,而且是可以進行刪除的。 5寸的機身,作為單手操作的極限尺寸,小米4i同樣加入了滑動home鍵激活單手操作模式,在正常使用中,拇指在底部的home鍵進行左右滑動,屏幕顯示區域則可等比例的縮小在左側或右側,但是偶爾會出現滑動不成功而導致誤按home鍵回到了桌面,在這提一句,在米4i上,取消了極簡模式。 關于屏幕,令人稱贊的是米4i也加了雙擊屏幕開屏的功能,這個功能雖然不是小米第一個實現的,但是確實小米新機能讓人值得一提的新功能, 關于miui就不過多進行詳述了,系統可講的細節太多,比如小米賬號登陸手機、遠程定位、安全中心、小米云、字體的大小設計,特定環境下的長按菜單鍵呼出相應的設置界面等等,與小米4和note乃至早期系列并無太大的差別。 在性能部分呢,米4i搭配了64位Snapdragon 615 八核處理器,在如今手機的性能都還是處于一個過剩的階段,雖然是采用了14年初的核心,但是不管是滑動桌面還是開啟app,都是非常柳流暢的。而搭載的405圖形處理器也使大多數游戲都能夠應付,但是較大的游戲運行起來,還是偶爾會出現一點卡頓現象。 跑分上面,各位看客自己了解下,關于數據我就不對這部分進行詳細的解釋了。 米4i自身不支持記憶卡的擴展,但是我稍微不理解的是作為港行的小米4i為何沒有配備NFC功能,畢竟如今在港澳臺及國內的淘寶,都可以使用。 發熱與續航 小米4i的機身較薄,但是還是配備3120大毫安電池,加之處理器與屏幕的原因,在使用的過程中感覺續航能力也較為出色,經過幾天的實際使用,日常使用能輕松撐過1天半的時間。那對于我不經常玩大型游戲的人來說,2天還能夠輕松達到的。 通過下圖可以看到,夜間 到第二天待機的9個多小時內,耗電量僅為3%,續航方面,個人是比較滿意的(需要一提的是,我得手機sim因為時間原因,4G開在手機內仍未激活,或許對耗電方面有部分影響)。 米4i也支持快充功能,經測試,在主流機器的性能上只算是一個中等的成績。 在正常的使用中,經測試,在相機常開及大型游戲的情況下,手機后背會感覺到明顯的燙手,個人感覺尤其是在長時間拍照的時候,不過這個發熱感受在受到了塑料的后蓋后進行了一定的削弱,不過還是希望在未來的系統調教過程中進行改善。 遺憾與目前BUG 硬件的遺憾 相機凸出,時間久了之后容易刮劃 在如今NFC以后會成為趨勢的情況下,手機并沒有配備NFC 手機邊框較窄,在拍照界面下,單手拿著手機拇指容易誤碰屏幕進行誤拍 卡槽安裝至手機時候,sim卡是面對下方,容易掉出,或者將手機背面向上安裝卡槽則可避免 系統(僅為開發版)目前存在的問題,供小米技術團隊進行提升: 默認的前后置相機進行切換,速度會有一點卡頓 開屏右滑進入相機模式會出現卡頓或者失敗 長時間拍照,背部發燙 屏幕顏色綠色過艷,并且綠色有一定的溢出,可稍微減弱綠色的飽和度 相機在拍攝微距的情況下,偶爾會出現實際上沒對上焦,但是對焦框顯示對焦成功。 如果你是在圖片觀賞的模式下關閉的手機,那么你開屏之后,會發現手機頂部的狀態欄顯示的為照片 耳機使用iphone的不能使用(此點進行更正,我的失誤使用了國行的iphone耳機,更換了單獨銷售的earpods耳機之后正常使用) 總結 小米4i呢,作為特殊身世的機器,在幾天的使用中,感覺是一款整體均衡的手機,其時尚、活潑的造型及顏色,主打年輕消費者人群,其國外1299的售價,確實也讓米4i在目前市場上的1000-1500的售價中保持了極高的競爭力,拋開價格不提,你能不能買到還是個問題,那么如果你喜歡miui、hifi、時尚的外觀界面,而且,你不急于購買新手機的話,倒是可以值得一等。 偶遇同學在拍唐裝照片,米4i與其合影穿越 但是當她知道主角是手機的時候。。好像有點不高興。。。。。 圖文盡可能精簡了,但是還是比較多,感謝各位能看到此!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