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四、變焦詳析:不止看倍數 三種變焦方式差之千里從華為P20 Pro搭載的手機行業第一個3倍光學長焦鏡頭,到P30 Pro列5倍潛望式長焦鏡頭出世,直到今天,P40 Pro+推出“...
四、變焦詳析:不止看倍數 三種變焦方式差之千里 從華為P20 Pro搭載的手機行業第一個3倍光學長焦鏡頭,到P30 Pro列5倍潛望式長焦鏡頭出世,直到今天,P40 Pro+推出“多反射潛望式”光路折疊技術,實現10倍光學超長焦鏡頭,最高支持100倍數碼變焦。 華為P40 Pro+是業界首個10倍光學變焦手機! 10倍光學變焦鏡頭的背后是諸多聞所未聞的創新:5次反射折疊光路、玻塑混合鏡片與I-CUT切割工藝、納米級鏡面平整工藝、滑軸式自動對焦馬達、兩軸旋轉防抖馬達、多重AA制程主動校準技術。 可以說變焦,準確來說是純光學變焦,已經成為華為P系列的影像技術的護城河。 華為P40系列的三個成員分別配備三代不同的長焦方案:P40配備3x長焦:f/2.4 OIS,是覆蓋中遠距離的步槍射手;P40 Pro的5x長焦:f/3.4 OIS RYYB 12MP,如佩戴夜視儀的狙擊手,斃敵于視力極限;P40 Pro+的雙目長焦:3x長焦+10x長焦,則遠遠超出視力界限。 這里我們還需要知道一個關鍵常識——變焦不僅看倍數。 手機變焦方式主要分為三種:(1)單純物理光學鏡頭結構的“光學變焦”;(2)通過算法把每個像素面積增大,從而實現圖像放大的“數字變焦”;(3)以及光學變焦+數碼變焦混合使用的“混合變焦”。 而以上三種方式,只有光學變焦可以做到真正“畫質無損”。 雖然這次拿到的是華為P40 Pro,不是其中最為夸張的P40 Pro+,但是在光學變焦效果方面,同樣很驚喜。 接下來就通過華為P40 Pro以及iPhone 11、某國產旗艦機型的對比來解讀三種變焦方式的效果差異。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iPhone 11沒有搭載長焦鏡頭,所以超出0.6x~1x的范圍都屬于數字變焦范疇;這次參與對比的某款國產旗艦支持最高2倍光學變焦,最高5倍混合變焦。所以我們接下來就以三部手機的5X樣張來直觀感受一下光學變焦、數字變焦、混合變焦的差距。 先來看一組日間樣張對比: 0.6x(紅框圈定區域即以下三部手機的5x變焦拍攝對象) 再來看一組夜間樣張對比。 0.6x(紅框圈定區域即以下三部手機的5x變焦拍攝對象) 由以上日間、夜間的樣張對比,光學變焦、數字變焦、混合變焦的成像差距不言自明。 背后的具體原因是,光學變焦能夠利用鏡頭控制場景中的光線來實現放大和縮小,是最真實的圖像放大方法,在理論上對畫面的清晰度和分辨率沒有損害。 數碼變焦則是對原有畫面進行裁切,也就是單純放大照片,從表面上讓觀者覺得看起來更接近拍攝的目標。與光學變焦不同的是,數碼變焦并不是無損效果,這就意味著在變焦過程中,場景中的一些信息會被丟棄。這就是為什么數碼變焦放大的圖像往往看起來模糊不清。 混合變焦則是把光學變焦、數碼變焦以及軟件算法結合到了一起,當變焦需求超過鏡頭的物理極限時,就可以從光學變焦切換成數碼變焦。 就以我們這組樣張來看,同樣環境條件下,光學變焦的畫質優于混合變焦,混合變焦的畫質都要優于數碼變焦。 ——RYYB首度加持潛望鏡長焦鏡頭 剛剛已經展示過,光學變焦的范圍大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同時還要保證變焦后的成像質量。否則,變焦范圍再大,但拍出來的照片糊成一團、暗成一塊,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手機在大范圍變焦之后還能否保證成像亮度、質量,是我們應該關心的問題。 潛望式鏡頭自華為P30 Pro率先發布之后,到一年之后的今天已經不是十分新鮮的事物,跟隨者眾多。 華為P30 Pro成為第一款搭載潛望式鏡頭的手機 筆者在過去的使用體驗當中發現,不少同樣搭載潛望鏡結構的機型表現各異。這里牽扯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潛望鏡頭雖然可以拉長鏡頭的焦距,同時也會讓鏡頭的光圈變小。而光圈變小會導致相機的進光量不足,從而需要更慢的快門速度來獲取足夠的光。 可快門速度太慢,意味著你如果手抖的話,照片就很可能被你抖糊掉了,當然了,你還可以通過提高ISO使照片的曝光變得準確。但如果ISO太高的話,照片也會出現非常多的噪點。由此,在理論上潛望式鏡頭的焦距越長,對畫質的影響越大。 華為P40 Pro對此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采用RYYB排列的長焦CMOS。 RYYB陣列將綠色濾光片換成黃色 傳統RGGB CFA中的綠色像素替換為黃色像素,增加40%進光量,所以這顆RYYB的CMOS能夠比普通的CMOS獲取更多的光。因此,在曝光準確的前提下,這顆長焦鏡頭能夠以比普通長焦鏡頭更小的光圈,更慢的快門速度,或者更低的ISO值來獲得曝光準確的畫面。 華為P40 Pro的長焦鏡頭光圈值為f/3.4。這是一個紙面參數并不是很大的光圈值(相對于大多數旗艦手機相機的主攝),但由于采用了RYYB的感光元器件,它的感光能力變強了,從而使得這顆長焦鏡頭擁有更好的成像質量。 ——實測解惑:P40 Pro的RYYB長焦“偏色”嗎? 自從華為P30系列讓RYYB傳感器于手機現世之后,對于RYYB的爭論與討論就未曾間斷。 其實,無論是RYYB還是RGGB,都沒有逃離Bayer的顏色體系,在色域方面,RYYB會略小于RGGB,但是遠遠大于AdobeRGB和P3。據華為方面公開的消息,在顏色準確度方面,P40 Pro目前不用傳統的demosaic算法,而是轉換到基于RAW的還原。 RGGB傳感器相機拍攝紅色燈箱也同樣會“偏色” 筆者發現,在夜晚拍攝紅色燈箱的時候,會出現成像偏黃的問題主要原因是被拍攝的紅燈中黃色分量比較高,實測可以看到,在這種場景當中,即便是采用RGGB傳感器的手機相機也同樣會“偏色”。 所謂的“偏色”與RYYB傳感器關系確實不大。 嚴格意義上來說,P40 Pro這顆搭載RYYB的長焦鏡頭,對于紅色的還原甚至好于被對比的RGGB機型在6x數碼變焦之后的成像。 筆者從P30系列一路用過來,到了P40 Pro這代,客觀角度此作的顏色還原已經沒有能夠挑剔指摘之處了。 純粹因RYYB傳感器而產生的所謂“偏色”,在華為P40系列這里是不存在的。 ——樣張展示 接下來看看幾組樣張。 顛簸的公交車上拍攝不斷移動的人像 得益于華為P40 Pro OIS光學防抖的加入,在顛簸的公交車上不斷拍攝移動的人像,成片率依然極高。 5x變焦之后依然保有景深 5x拍攝 10x拍太陽 從0.6x到50x 以下為夜間環境拍攝,拍攝時間為午夜11點到凌晨1點。 10x夜間拍攝水面燈光倒影
上一頁 1 2 3 45 6 7 下一頁 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