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四、實拍:XD Fusion Pro算法接管一切 多攝算法實現畫質逆襲介紹完了華為P50 Pro這一套后攝組合搭配先進算法有多么厲害,我們當然要通過實際樣片來看看結果。這里我們按照攝像頭來區分,分別...
四、實拍:XD Fusion Pro算法接管一切 多攝算法實現畫質逆襲 介紹完了華為P50 Pro這一套后攝組合搭配先進算法有多么厲害,我們當然要通過實際樣片來看看結果。這里我們按照攝像頭來區分,分別來講講主攝和長焦的表現如何。 ——主攝 華為P50 Pro的主攝是最不需要擔心的部分,即便尺寸略有縮小,但是成熟的RGGB濾色片算法,以及黑白副攝混合成像對于華為來說都不成難題。 主攝 自動模式 主攝 自動模式 因為華為P50 Pro更強調原彩,真實,所以白天拍照時如果天氣欠佳,它也不會出現曾經陰天優化成藍天的夸張效果。如果希望色彩更為艷麗,或者更高的畫面亮度,自行后期即可完成。 主攝 夜間自動 主攝 夜間自動 夜間拍攝的風格也是相同的思路。華為P50 Pro會通過算法后處理去掉畫面中的炫光、鬼影燈瑕疵,壓低高光來消除過曝,在這種明亮的夜間場景下,保證手機相片和肉眼觀感的一致性。 主攝 夜間自動 某1/1.12大底主攝 夜間自動 在極暗環境下的拍攝則十分有意思,其他手機經過長時間的曝光合成,成片或多或少都會有些過于濃艷的情況發生,而華為P50 Pro的色彩則依然真實自然,忠實的記錄下現實景物的美麗。 主攝 夜間自動 主攝 夜間自動 夜間拍照,炫光、過曝都不復存在。明暗對比度過大的場景,也能自動優化前景亮度,提高最后圖片的觀感。 這些都不是因為華為P50 Pro的“底”有多大,鏡頭有多強,而是XD Optics計算光學、XD Fusion Pro圖像處理引擎燈算法的功勞。 ——長焦 華為P50 Pro配備了一顆6400萬像素的3.5倍長焦,比起常見的5倍光學長焦方案,它可以大大避免主攝和長焦間焦段差距過大,從而導致變焦接力時出現嚴重的畫質劣化情況,并且在算法的加持下,10倍變焦的畫質也絲毫不輸高倍長焦鏡頭的方案。 主攝數碼變焦 1倍 主攝數碼變焦 2倍 主攝數碼變焦 3倍 主攝+長焦混合變焦 4倍 主攝+長焦混合變焦 5倍 主攝+長焦混合變焦 10倍 雖然華為P50 Pro只配備了一顆3.3倍的高像素長焦鏡頭,但是通過高像素的裁切、混合成像以及算法優化,在10倍下的成像質量依然不輸那些5倍長焦鏡頭+大底方案的對手。 此外,觀察各個焦段下的成像素質,你會發現,華為P50 Pro的數碼變焦并非單純的裁切,算法全程都有介入,來優化最終的成片效果。 因此,雖然華為P50 Pro采用的依然是主攝+長焦的混合變焦方案,但是在各個焦段卻擁有了近似于光學變焦的穩定畫質。無論景物遠近,都可以拍出不錯的照片。 主攝+長焦混合變焦 10倍 主攝+長焦混合變焦 10倍 長焦 3.5倍 長焦 3.5倍 長焦 3.5倍 不過,由于華為P50 Pro在長焦端畫質的穩定要極大的歸功于其算法,所以當你要使用長焦拍攝文字時,結果就有可能讓你失望。 華為P50 Pro 10倍 5倍光學長焦+大底CMOS方案 華為P50 Pro所搭載的算法可以彌補光學系統的瑕疵,優化畫質表現,使得最終成片看起來十分自然,但是對于文字這類需要辨別形狀的信息,就顯得無能為力。 在高倍率下,文字的邊緣就可以明顯看出華為P50 Pro的算法處理的痕跡。由于原始光學分辨率的不足,文字依然有文字的樣子,但已經無法辨讀。 ——廣角 廣角 夜間自動 和主攝、長焦相比,華為P50 Pro的廣角的表現則稍顯平常。沒有自由曲面鏡頭,廣角也很難和其他鏡頭相配合,僅僅是依靠算法來改善畫質。 值得稱贊的是,鏡頭炫光控制的十分優秀,整個畫面純凈自然。 總的來說,這一代的影像旗艦華為P50 Pro突破了手機影像的光學極限,是毫無疑問的影像巔峰之作。不過這一次它更換了賽道。在保證手機機身輕薄的前提下,在有限的空間中,硬件堆料終究有所極限,而繼續發掘計算攝影的潛力,才是正確的方向。 憑借全局式的圖像信息復原系統,華為P50 Pro在影像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算法深深的融入到了每個焦段的成像之中,并且從光線進入鏡頭起就全程接管起了整個系統。 最終的結果是,影像旗艦終于可以擺脫厚重的后攝模組,隨手一拍均是無瑕疵的完美圖片。極高的成片率,真實還原色彩和肉眼所見,這就是華為P50 Pro所帶來的手機影像新風潮。
上一頁 1 2 3 45 6 下一頁 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