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14年尾,三星發布了全新的全金屬A系列手機,以證明自己擺脫大塑料的決心,而Galaxy A7作為整個新系列的“旗艦”,它的表現自然會讓大家更加關心。如果說... 2014年尾,三星發布了全新的全金屬A系列手機,以證明自己擺脫大塑料的決心,而Galaxy A7作為整個新系列的“旗艦”,它的表現自然會讓大家更加關心。 如果說淵源的話,A7的定位很可能是用來代替消失的Galaxy Note 3 Neo系列,后者向來是Note的廉價縮水版。到了Note4這一代,最接近Neo定位的就是Galaxy A7了,雖然屏幕和性能都縮水了,但是這次倒是換來了全金屬外殼。 參數 151x76.2x6.3mm,141g全金屬機身 驍龍615 八核64位處理器(韓版為 Exynos 5430) 2G 內存+16G ROM,最大支持64G TF卡拓展 5.5寸1080P Super AMOLED屏幕(401ppi),第四代康寧大猩猩玻璃 前置1300萬像素,后置500萬像素 2600mAh 雙nano-SIM卡,支持NFC 基于安卓4.4的Touchwiz 外觀 除了字樣從“5”變成了“7”之外,包裝和小弟Galaxy A5幾乎一模一樣,配件也是5V/1.55A充電器、帶三個按鈕的線控耳機、備用耳塞。 機器的元件布局和三星2012年的旗艦(galaxy S3)一模一樣,提供黑白、香檳金三色。背面金屬上有大面積涂層,金屬原色只在邊緣的切邊上顯示出來。金屬邊框比屏幕高一點,在2.5D屏幕滿街跑的時候,這刮手指的手感確實是少了點意思。 作為A系列旗艦,A7的實體home鍵沒帶指紋傳感器,而之前推出的金屬機身的Galaxy Alpha和Galaxy Note 4都有。 機身右側上部是電源鍵、下部是兩個sim卡槽。比較可惜的是,2號卡槽是SIM卡和TF卡共用的。這就是說,在使用雙卡的時候是無法使用TF卡了。 攝像頭突出非常非常明顯,除了平放回刮花攝像頭外圈裝飾外,還會讓機器因放不平而搖晃。(6.3mm厚度是不包括攝像頭突出部分的) 如果說蘋果是做薄的高手,那三星就是做輕的高手。第一次拿起機器的時候比較震撼,出乎預料地輕(同等屏幕大小的紅米note為190g了,魅藍note為145g)。 5.5寸屏幕帶來的大機身,讓它看起來很像是note4,機身龐大但很輕盈,持握手感不錯。 顯示 顯示器和note3一樣都為1080P的菱形pentile排列,但因為5.5寸屏幕比note3的5.7寸要小(面積差距8%),所以PPI更高,已經去到401。 機器最高亮度只有349尼特,要比自家的note4、S5要低,但比起別人家(moto)拿到的A屏亮度要高一點。不過A屏雖然亮度低,但是他們的反射率更低,所以陽光下的可讀性其實不差。另外系統有顯示模式可選,用來控制屏幕色溫和飽和度。 系統 A7搭載的TouchWiz經過了輕量化,系統體驗和S5、A5上的分別不大,與老版本最大的分別,是任務管理界面變成了類似安卓5.0的層疊卡片了。
三星為這個5.5寸屏的機器加入了分屏功能,而且還支持相同應用的雙開。單手優化上,三星一次過給了“鍵盤單手模式,懸浮按鍵,小屏模式(屏幕右劃后左劃可以觸發)”三種主流方案。 另外,三星也加入了靈敏觸控(帶著手套也能操作)、智能亮屏(攝像頭檢測到人臉就會常亮)、智能屏幕旋轉(同樣是用攝像頭檢測人臉方向,而不是常規的重力感應)等實用的小功能。 性能 A7提供驍龍615和Exynos 5430兩個版本的處理器, 它們都是八核big.LITTLE構架,后者為20nm制程,采用Mali-T628 MP6 CPU,性能相當強悍(也被用在了Galaxy Alpha、MX4 Pro上),但這個版本只在韓國本土發售,而本次測試是驍龍615版本。 原版的驍龍615為28nm制程的 4核 1.7 GHzA53 + 4核1.0 GHz A53,但可能是為了控制功耗,已經上市的機型多把最高主頻壓在了1.5GHz。 驍龍615的性能只能說是中端機的水平,在針對CPU運算性能的Geekbench 3跑分中,它的性能和老旗艦note3接近。 GPU測試之中,殘酷的事實再次證明驍龍615上的Adreno 405,根本撐不起1080P的大型游戲。它的GPU性能只有Exynos 5430上的Mali-T628 的一半。雖然這已經比A5驍龍410的Adreno306強很多了,但A5用的可是720P,這導致它們的表現差距被明顯拉小了。 在網頁測試中,A7的JavaScript性能讓人大跌眼鏡,即使三星的原生瀏覽器有開掛的JS引擎,但分數還是不太理想。
雖然肯定不敵note4,但是BrowserMark 2.1 測試的分數還不錯,日常上網還是會很流暢的。總體來說,驍龍615的運算性能還可以,但圖形性能就比較渣了。 拍照 A7的后置攝像頭,用的應該是三星自產的 1300萬像素4:3傳感器。它的拍照界面和小弟A5一樣,雖然ISO、白平衡之類的詳細設定需要多點幾下菜單,但普通的模式切換倒是挺方便的。 機器白平衡有明顯偏黃,加上本身就過飽和的AMOLED屏幕,讓這個問題在取景的時候會更加明顯。總體來說,這個攝像頭的表現和A5接近,是同級對手之中比較出色的。雖然寬容度(動態范圍)不太好,容易丟失暗/亮部細節,但白天樣張辨析力強、噪點少。 原圖 HDR樣張 原圖 HDR樣張 HDR效果還是三星祖傳神算法,處理很快、樣張效果很自然,沒有丟失細節之余,還順帶把白平衡掰回去了。 前置攝像頭樣張 全景樣張 A7其實宣傳得更多的自拍功能,其前置攝像頭為500萬像素,106度廣角。硬件參數上并不特別,但是三星給了很多小的軟件功能。其支持全景拍攝、美顏功能、可以生成動態GIF之外,其還有個比較新奇的后置攝像頭自拍功能:事先選定一個矩形范圍,把后置攝像頭反過來對著自己,當人臉出現在方框里就會自動觸發拍照。 不過全景模式的拼接算法還是有點問題,對擺動速度的均衡度要求較高,一不小心就會出現上圖一樣的超明顯拼接痕跡,而且合成后的照片像素會從 2576 x 1920縮減到2000 x 1648。而從成像質量來說,前置攝像頭樣張的顆粒感比較重,成像不算很好。當然,妹紙可能不太希望前置攝像頭的辨析力太好…… 續航&其他 Galaxy A7的2600mAh電池和Galaxy S4接近,但驍龍615的功耗較大,而且5.5寸屏幕也對續航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不過讓人驚喜的是,機器可以保持超過24小時的通話,以及接近10小時的網頁瀏覽和視頻回放,綜合評定有83小時,已經和三星S5、索尼Z3相近,但低于Galaxy S4的90小時。 中度使用跑2天,輕度使用勉強能跑3天,表現比全金屬A系列的始祖Galaxy Alpha(1860mAh)的52小時的要好不少。 雜項方面,A7的揚聲器音量要比A5和iPhone 6 +要大,但奇怪是電話外放的時候音量比較小。 此外,機器支持LTE-A CAT4網絡(上傳50mbps,下載150mbps),但可惜的是,只有1號卡槽支持3、4G,而2號卡槽只能跑在2G。不過它是雙通機器,你可以在一張卡講電話時候,用另外一張卡接電話,不過雙卡同類開會對續航造成有一點影響。 總結 Galaxy A7 有全金屬外殼和不錯的做工,但除了韓國銷售版本可以幸福地用上5430處理器外,其他版本用的都是驍龍615,后者的性能和現在的旗艦差太遠了,甚至還不如聯發科的千元最強芯MT6752。 雖然土豪金配色有點土,但機器的手感很好,拍照和屏幕表現都還不錯,續航遠好于預期(表現甚至已經接近Note4)。 但是它是A系列最高階的手機,再配合國行2999元的售價,這些都讓我們的預期定得很高,但機器的實際表現只能算是中端機的水平。要知道這個價位已經夠買過氣旗艦note3,國行的motoX、LG G3、HTC M8(雖然拍照不能看)也都可以任君選擇了,它們任何一部的性能和系統體驗都會好上不少。如果算上國產機器的話,那它的性價比就更加憂傷了。 贊: 全金屬比格高手感好 攝像頭表現不錯 續航也不錯 踩: TF卡與其中一張SIM卡共用卡槽,無法使用雙卡的時候插內存卡 國行用的是驍龍615,而不是 Exynos 5430,性能較弱發熱較猛 貴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